undefined

上一篇才打完關於台灣文化的文章,沒想到又看到台灣導演葉天倫在FB發表的言論,我實在感到非常震驚。

undefined

  首先我必須說,台灣三部賀歲片票房不如死侍的三分之一,確實是國片的一大警訊,我也相當感嘆著台灣人對自己文化不夠認同,但是後面所說嫌大尾鱸鰻低級卻覺得死侍幽默是對台灣文化沒自信,我想這中間一定有什麼誤會。

undefinedundefined

  走過西門電影街,大大高掛著一排賀歲片的宣傳海報,我第一個反應是「為什麼台灣的商業喜劇片已經沒有新哏了?」公式化的元素不外乎選角為綜藝圈的男性諧星、宅男女神,永遠的林美秀、王彩華等資深女藝人扮演聒噪的婆婆媽媽,我不談接下來的電影題材是什麼,光就上述的感覺我便感到了無新意,同樣的內容在明年的過年和家人在電影台頻道笑笑即可,完全不會想要進電影院,更何況這類電影都是打著請大家多多支持國片的名義,卻大多都是在榨取明星本身的人氣,電影本身卻毫無特別之處。

  反觀死侍主打的本來就是一種嘲諷公式化英雄電影(綠光戰警),加上「打破第四道牆」這個特殊設定搭配死侍嘴砲的個性,運用得當可以充分與觀眾互動,不但能讓角色更活靈活現,藉由電影角色說出自己想吐槽的地方還是個很有趣的賣點。這部片可惜的地方感覺卻是製作團隊對這樣的題材不夠有信心,預告片本身似乎釋出太多片段,死侍或許還可以更瘋狂一點。

 

有些台灣導演可能困惑,一樣是髒話連篇充滿腥羶色,為什麼大家就買死侍的單,甚至覺得不夠瘋狂,台灣國片就是太低級?一定是台灣人太崇洋媚外了。

 

  台灣人的確太不認同自己文化,但別忘了超級英雄電影曾經也曾經是票房毒藥,是諾蘭用黑暗騎士三部曲讓蝙蝠俠再起,是漫威透過新的方式讓每個英雄擁有不同的個性,是這些新的元素讓大家熱愛美國漫畫老梗的英雄主義,而沒有不斷改變的電影就是被觀眾用低迷的票房淘汰,憑什麼票房差檢討的是觀眾呢?更別提台灣文化的發揚應該是每個不論電視、電影、音樂或藝術工作者的使命感吧!什麼時候開始台灣文化就只剩明星說著諧音老哏、婆婆媽媽的聒噪聲和無數的宅男女神?是誰讓台灣文化變得如此粗俗廉價的?

  一樣是主張台灣文化,當無數歌手藝人抱怨著台灣市場小需要依靠大陸市場,我看到閃靈讓歐洲人熱血大喊Taiwan,他讓原本聽不慣金屬樂的人聽他們民謠版的音樂認識台語的美和台灣的歷史,或許對一部分人來說他們的立場過於極端,但不得否認的是他們對台灣文化的發揚以及貢獻,他們的音樂跨界演出,透過不斷的改變讓更多人看到他們,我們台灣的電影還在抱怨資金不足沒有成本。然而即便是歐美市場,「鳥人」透過一鏡到底的運鏡技巧及輕快配樂帶動整體節奏,讓人看得目不轉睛,「奪魂鋸」系列恐怖電影2004年第一集到今日2016年都是經典,低成本的好電影有太多成功的例子。

  台灣人無法認同自己的文化確實悲哀,但那絕對不該是對於電影票房不佳的開脫之詞,反而更是所有該面對的責任,而今天糟糕的恐怕是各位導演們為了一時間的商業利益,扭曲了所有人對台灣文化的評價,那我只能說各位賀歲片大導們,你們恐怕比死侍更惡搞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ay79513 的頭像
    gray79513

    Vern - 從矛盾中尋找互相理解

    gray795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